发挥科协人才优势 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
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及其所属学会在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,引领学会进军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,推进科技创新资源、创新成果与经济发展深度对接,8月26日至27日,山东农技协组织高层次专家深入沂源示范区,对当地果业产业进行考察论证,就果业现状和未来发展为沂源党委政府提供可行性报告。
中国农业大学果树学系教授、博士、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张新忠,山东省林业厅研究员、山东农技协常务理事张繁亮,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、博士、博士生导师、国家现代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彭福田,济南市林果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、济南林学会理事董兆昌组成专家组参加了考察论证活动。
26日上午,由山东农技协、沂源县科协组织了专家研讨会。沂源县政府副县长翟照伟介绍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;县果树中心主任杨洪玉就全县果业发展情况作了介绍。张新忠教授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对果树砧木和品种的研究成果。他们通过研究创新,使果树育种周期缩短了十年,并育成20多个果树砧木新品种。根据县果业中心的要求,张教授表示愿意把新的砧木在沂源应用。张繁亮研究员就沂源的水利建设,果业的升级换代阐明了自己的观点。彭福田教授提出,现在人们渴望得到优质安全农产品,沂源海拔高,地理优势明显,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要在果树品种优化上提升,推广好的优质脱毒品种。董兆昌高级工程师建议沂源要依靠环境优势,建立可追溯体系,创立沂源的名牌果品。山东农技协特邀专家就果树垂柳式管理技术作了介绍。
26日下午至27日,专家分别到沂源果业主产区和果业潜力发展区进行了实地考察。在果业主产区,专家分别考察了有机果品基地、葡萄、黄金桃基地、老果园改造示范基地、苹果垂柳式管理技术推广基地和大樱桃种植基地;在果业潜力发展区,专家分别考察了设施农业、苹果矮砧栽培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。专家在考察中提出了关于如何搞好果树管理的见解,还在田间地头为果农手把手地进行了技术指导。
考察后,专家就沂源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集思广益,并于近日完成可行性报告。
专家深入基地考察论证
山东农技协供稿